跳到主要內容

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10月 21, 2018的文章

【實用分享】面試不成功的原因

文/ 孫婕 (圖片來源/pixabay) 許多人在面試沒有下文後,試圖透過為安排面試的獵人頭顧問詢問沒有被錄取的原因,但總不得其果。 這也難怪,既然選擇了另一位應徵者,獵人頭顧問和面試主管為了免得尷尬(也為了省事),往往不願意說明原因,而讓應徵者如墮五里霧中。 但這並不代表求職者只能說「永不放棄」,而無法推敲出問題的癥結所在。 取得了面試的機會,等於向心儀的工作邁向了一大步以我作為Hiring(招聘) Manager的經驗,應徵者參加面試之後如果一段時間沒有回音,大概有以下幾個原因,供大家參考: 對應徵的工作和產業事前準備不足 現在資訊發達,很多資料可以透過Google、公司網站、或者LinkedIn查詢;但當詢問關於所應徵職務的內容、公司背景、公司最近的活動時,如果求職者講得含混不清,明顯連公司的網站、或最新的公關新聞稿都沒看過,代表當事人對這份工作不是很有興趣,也就不需要有下文了。 即使是是從不同領域來的應徵者,也應該對這個產業的動態、或者最近新聞曾經披露關於這個產業的新聞有所耳聞。 對履歷交代不清 面試時的基本動作就是言簡意賅地說明自己工作的經歷,以及曾經做過的成功專案。 有的應徵者在履歷上說有品牌廣告經驗,但面試的時候卻表示不曾與廣告公司打過交道、對品牌管理的步驟和流程也語焉不詳。這表示應徵者沒有誠實撰寫履歷,是很大的失誤。 此外,如果無法詳細說明專案執行的步驟和成功關鍵因素,也會有扣分效果。 幾年前我曾經面試一個在回流香港、在歐洲唸MBA的碩士生,他的碩士論文是關於一個繳費App的使用者滿意度分析。但問他如何抽樣調查這些使用者、如何進行調查,他卻說不出所以然來。 他才剛剛從學校畢業一年,以「事隔多年」解釋自己不記得碩士論文研究細節的原因;這個理由讓我覺得無法置信,後來他就收到了一封「謝謝光臨」的回函。 不夠主動積極、學習精神不足 面談的時候可以看出應徵者的性格,究竟是對工作內容有興趣、還是只對「賺錢」有興趣;這可以從應徵者的「學習」習慣中看出端倪。 有主動學習精神的人,通常會比較容易掌握進入新工作的竅門,也比較懂得應變。這對於行銷企劃部門來說特別重要。我最愛問的問題是: 「你最近看了什麼書?讓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本?」 可以知道應徵者的閱讀

【實用分享】職場迷思:錢多事少離家近就是好工作嗎?

文/ 瑪掐Matcha (圖片來源/pixabay) 在討論這個迷思之前,得先釐清一下所謂的「好工作」是什麼? 假如今天聽到有人月入五萬,肯定會覺得這應該是份不錯的工作吧?但如果深入探討工作性質、工作內容、工作時程等等,卻發現這是月休四天、假日隨時待命的工作型態換來的,似乎這份工作好像也沒有這麼「好」了? 由此可知,好工作與 投報率 是有關連的。 再假如這份工作的公司老是朝令夕改,管理級互踢皮球,甚至出錯了拿基層員工開刀,大家都為保全自己逼不得已選邊靠攏。即使月入五萬,這份工作聽起來好像更不能說得上「好」? 這邊可以發現,好工作與 公司文化 也是有點關連的。 但如果一個公司氣氛和樂,工作時忙時不忙,有時會有免費下午茶,但是薪水只有兩萬五,這樣的工作稱得上「好」工作嗎? 答案好像不怎麼確定,但聽起來已經蠻不錯的,卻還得看人生規劃、家庭背景等經濟需求,是否允許兩萬五的月薪。 其實別人怎麼看,都不重要,重要的是你怎麼看。 以上三個假設得出一個好工作大概的輪廓,其實就是一個取捨出來的結果,而且因人而異,甚至因人生階段、扮演身份而異。 因每個人的先天優勢、後天條件、追求的人生目標、理想不同而不同,但工作好不好其實不管別人怎麼說,最重要的是在實際工作狀態下,做的開不開心。 但其實有很多因素會決定你「做的開不開心」,而且不太可能一份工作所有因素都能符合,因此先決定出影響自己認為是好工作的元素有哪些,再決定出優先順序,並依此順序去評估現在做的這份究竟是不是心中的好工作,對日後想淘汰爛工作、轉職時都能有依據。 (這裡先判斷工作中/過的工作,錄取前的公司工作評估是另一項學問了) 以下前提:工作內容是能做且不排斥、不討厭的 假設一:好工作 = 錢多 + 事少 + 離家近? 其實這個方案就是「現實面物質導向」——有錢又有閒。 有時間投資,有時間經營副業,有時間發展興趣,甚至有時間經營感情,非常適合想穩定、養老的人。但缺點及風險就是公司文化、技能可取代性、額外非金錢式福利...等等可能不理想,而公司文化合不合得來尤其重要。 這類型以投報率來說的話,如果付出與收回的薪水、時間不等比,就不是好工作。 1.錢多:工作與能力最實質的回饋 錢不是萬能,但沒錢確實萬萬不能。而且與其被說再多的幹話稱讚或表揚,如

【實用分享】辦公室求生指南 — 轉換工作的5個考慮面向

文/ 孫婕 (圖片來源/pixabay) 轉換工作是每一個人在職業生涯會面臨的問題,可是轉換工作絕對不只是「加薪」這件事而已。 職業生涯就像一個旅程,你知道你大概想去的地方、你手頭沒有精確的GoogleMap、青春就是旅費; 這中間就得靠自己尋找旅伴、尋找適當的交通工具。 但每個決定都是因時、因地而異的。 舉例來說,假設你目前身在台灣,你的最終目的是到加拿大,也剛好存夠了旅費。朋友給了你一張泰國《亞洲東方快車》總統套房的三折折價券,條件是要跟他一起參加半年在泰國的志工活動。你要去嗎? 答案是看你的「目的」。 如果你希望盡快到達加拿大,泰國之旅會拖累你的行程,你只好拒絕;如果你不在乎到達加拿大的時間早晚,也不排除到泰國尋找新的機遇,也許你就可以考慮使用這張折價券。 我認識一個朋友,多年前在兩份聘書中間猶豫不決。 一個是跨國金融企業台灣區行銷總監的職位,一個是香港商貿公司(後來在Nasdaq 上市)B2B電子商務產品經理的職位。 台灣的工作薪水高、工作條件好、又是她熟悉的環境;香港的工作薪水比較低,工作的地方在黃竹坑。台灣的工作是她已經熟悉的業務;香港的工作是個全新、需要學習的領域。 她那時掙扎了很久,因為她身邊的人都說她應該留在台北。誰願意降薪、降職、搬去一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、從頭開始學新東西呢? 我朋友那時只懂B2C的電子商務,對B2B電子商務一竅不通。她想,行銷人應該B2B與B2C兩樣都懂才是,要當行銷總監的機會多得很,但學新東西的機會只有一次。 於是,她去了香港,原本只打算待個兩年,結果她待了很多年;第二年她就轉回了金融業,多年後她果真當了行銷總監,而且是亞洲區行銷總監。 這種職涯選擇讓很多人驚訝,因為很少人願意以「短線利空」來換取長期的回報。 但就職涯規劃的角度來看,香港是區域金融中心,有許多區域性的專案與工作機會,到香港工作也的確提升了我這位朋友的視野與技能;看似「不划算」的選擇,反而是長線的大利多。 考慮轉換工作的時候有幾個思考的面向: 誠實面對自己 要換工作之前,應該誠實地問自己,究竟自己真正想做的是什麼。答案可能不是那些「父母親覺得做這個比較好」、「老婆覺得做這行比較穩當」、或者「會讓別人覺得我很厲害」之類的工作。 如果你選擇的是別人希望你做的,而不是

【實用分享】辦公室求生指南— 避免「懷才不遇」的6個方法

文/ 孫婕 (圖片來源/pixabay) [文長3374字] 所謂「當一天和尚敲一天鐘」,我相信絕大多數的上班族都是盡守本分,想要好好表現的;特別是第一天到新公司報到的那天。 但時日一久,也許因為與同事的摩擦、與老闆的做事步調不合,挫折感油然而生,對工作的熱情也逐漸消退,於是選擇黯然離開。 馬雲在是這麼說的: 「員工的離職原因林林總總,只有兩點最真實:錢,沒給到位;心,委屈了。 這些歸根到底 就一條:『幹得不爽』」 「 心,委屈了。」 就是挫折感。 挫折感這個東西就像瓦斯漏氣一樣,剛開始的時候只是若有若無的氣味,等到氣味重到左鄰右舍大呼小叫的時候,當事人自己也得奪門而出了。 天然瓦斯的主要成份是甲烷CH4 ;而工作挫折感的主要來源,以我的觀察,就是「懷才不遇」。 對於「懷才不遇」,我應該算是挺有經驗的:研究所畢業之後在台北做事,平均每18個月就換一次工作 — 境內外基金公司、保險公司、證券公司 — 幾乎大多數的「非銀行」金融機構我都沾過邊。 這個紀錄現在看起來可能稀鬆平常,但在多年前,那已經足以讓我名列 「跳槽大王」 的排行榜。 那時我的父母親不止一次憂心匆匆的提醒我要有耐心。「滾石不生苔」是他們最常說的話! 對我來說離職的原因從來都不是錢,而是自以為「懷才不遇」的委屈。 那時年輕不懂事,覺得在美國商學院學了一身武藝,應該做所謂的「策略規劃」,但在公司裏卻只做寫報告、整理powerpoint這些簡單的事,簡直是浪費生命。換了一家又一家的公司,工作的內容大同小異,彷彿在商學院學的一點也用不上。 後來自己當了主管,面試剛出來工作的MBA,問他們如果工作內容可以由他們自訂,他們最想做什麼;這些來面試的青年才俊,每個都說「我想做『策略規劃』! 」 我那時才明白,原來年輕時的「懷才不遇」其實源於自己的自大與無知:沒有太多工作經驗、對公司的業務也不甚了解,空有教科書上的理論,其實根本沒有能力規劃業務。 主管要自己寫報告、整理powerpoint 正是磨劍的基本功,只是自己不了解而已。 工作超過10年之後,職涯初期那種對工作內容不滿意的「懷才不遇」感逐漸消失:我終於有機會主導年度計畫、甚至5年計畫。 但我面臨了另一種層次的「懷才不遇」:隨著職位升高,辦公室政治的鬥爭層次也越來越高,有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