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10月 7, 2018的文章

【實用分享】怎麼選第一份工作?

文/ 蒼時弦也 (圖片來源/pixabay) 從退伍到工作差不多過了兩年,這段時間有不少經驗我想已經足夠跟大家分享。這篇算是一個前導的文章,想來跟大家分享「第一份工作」的重要性。 重點是技能成長那段,討論薪水的地方太長可以跳過喔 XD 先不管工作的類型,或者自身的能力這些問題。已在台北工作來說,對一個外縣市的人搬到台北工作跟居住,最先要考慮的是有 30K 以上的薪資。 我想這應該還不算難達成的目標,而這個是在台北生活的基本。 《生活成本》 我搬到台北選擇房子的基準其實蠻簡單的,就是「舒適」要滿足。不要認為說可以居住就好,假設你會失眠,而且住的地方隔音很差,每天都會有不同的聲音來影響你休息。 這樣問題就顯而易見了,假設一天工作八小時。因為睡眠不足或者品質很差,讓你原本有 90% 的生產力下降到 70% 好了,這樣子工作的狀況會好嗎? 在吃的方面也是一樣,尤其是一些比較有心的房東會把房子處理好。但是對他來說商品的維持太糟糕,他會有額外的成本,所以可能會不允許煮飯。 那麼除了上班外食之外,晚餐跟早餐可能也都要在外面吃(而且還要吃到一定程度是健康的,不能餐餐都亂吃)) 假設以套房(衛生考量)來看,一個月至少就是 9K (租屋) + 9K(餐費)左右的花費,這樣算下來 30K 的薪水,還沒扣掉水電跟瓦斯,還有可能要背的學貸跟電信費用,剩下的就幾本上就是應急用。 也就是說,在考慮工作之前,要先評估過該城市的生活花費有多少。考慮生活品質是要創造正向的循環,而不是一種不斷惡化的情境給自己。 《薪水成長》 之前因為噗浪上有一個匿名的問卷,我就把它做成 薪水普查 這個頁面,用來統計上面(可解析)的薪資情報。 以上面的情況來看,比較可靠的資訊可以發現大多數都卡在 45K 就看起來比較沒有成長。 先假設我們的極限就到此為止好了,那麼要選擇怎樣的公司就顯而易見了吧?假設三年就能達到 45K 的極限,跟要花上十年才能達到極限,中間缺少的那塊就能攘你在人生規劃中做更多的事情。 不過很可惜,我也不清楚同事調整薪水的狀況。不過第一年的調整我是蠻滿意的,第二年因為制度調整的關係我還不知道結果,不過我是蠻相信老闆們的 XD 不過,假設薪水調整幅度「大」的公司,我想能提供的薪水上限肯定也

【實用分享】為什麼去上班總是覺得超累?不是因為你做很多事,而是你的「心」很累

文/ 凱莉不加糖 (圖片來源/pixabay) 你上班時除了花體力、花腦力,還有一種很耗損的原因就是「情緒勞務」。 「為什麼去上班,我總覺得超累?」 你累的,其實不是做了多少事,而是心很累! 美國社會學家亞莉•霍奇查爾德(Hochschild)提出了一個概念叫做「情緒勞務」(Emotional Labor),這是指你上班時除了花體力、花腦力,還有一種很耗損的原因就是「情緒勞務」。 體力、勞力之外的情緒勞務 這個名詞在最初時,霍奇查爾德《情緒管理的探索》裡是這樣定義的:「個人致力於情感的管理,以便在公眾面前,創造一個大家可以看到的臉部表情或身體勞動」。  像是空姐要付出「熱情的情緒勞務」、醫生要付出「冷靜的情緒勞務」、櫃台人就會有「微笑的情緒勞務」,簡單說就是上班隱藏真實情緒,還得「賣笑」或「賣親切」。 之後,霍奇查爾德在《組織中的情緒》把情緒勞務的範圍擴大:「不管任何工作,只要涉及人際互動,員工都可能需要進行情緒勞務。」 我換句大白話,類比給你聽就懂了: 面對超愛不懂裝懂的無理客戶,你就要付出「 微笑點頭、沒關係我改 」的情緒勞務。 面對暴怒的老闆,就會有「 低聲下氣、老闆英明 」的情緒勞務。 面對扯後腿的同事,得拿出「 內心喊幹,卻一笑而過 」的情緒勞動。 面對不聽話意見又多的部屬,又要上演「 忍住白眼、耐心輔導 」的情緒勞務。  這些煩人事,都是職場的日常,該怎麼紓解甚至進一步解決問題呢? 情緒勞務沒錢拿,卻與競爭力息息相關 莫名被轟炸、主管講話難聽、無理要求一大堆,不管是哪一件,都很容易讓你心情不美麗。職場有情緒難免,但要懂得自己找出口,首先,職場上要排解情緒,絕對不會是靠別人、更不是靠嘴,下面這個自毀案例,職場上很常出現: 之柔工作能力不錯,卡了個中階主管的位子,最近公司業務量大增,工作量直線上升,加上主管盯得緊,日子變得很難過,之柔開始跟其他部門的同事抱怨: 「煩死了,主管一直丟東西過來,別人的事也要我支援,憑什麼?」 「為什麼我的Team要做得比較多?能力好就活該嗎?」 「我都要累死了耶…為什麼公司還不幫我加薪?」 之柔一連問出三個為什麼,其實她想要表達的概念就是三個字:「不公平」!她沒有先把這些情緒內化,選擇直接「點火自燃」,把自己的情緒放到最大,由此可見之柔江湖走跳的時間還

【實用分享】面試中最重要的事:面試你的老闆

文/ 游舒帆Gipi (圖片來源/pixabay) 這禮拜在Mentorship聚會中大家聊到面試的問題,我問大家:「各位知道面試中最關鍵的事是什麼嗎?」 不等大家回答,我直接說:「 就是面試你未來的老闆 。」 多數的面試,都是由面試官主導了整個面試的過程,大多由他主動提問,只在最後問你有沒有其他問題想要問的,所以你永遠都處於被動狀況,他能看到你面對問題時的反應與神態,但你提的問題則永遠在他的預期之內,包含職涯發展、薪資福利、加班休假以及專業相關的問題,你很難看到面試官的全貌。 但我認為,面試時,準備好要問的問題,但這不是為了提高被錄取率,而是要提高找到適合自己工作的機率。在面試時為何你要好好的反過來面試對方呢?以下幾點是我的觀點。 挑選自己能學習、能共事的主管 為何面試時不敢問問題,或者只敢問套路問題呢? 很多人給我的答案是:「擔心不禮貌,不好意思提問。」,但我不禁想問: 「如果你花費了很多的時間,也推掉了其他家的offer,興高采烈的報到,到職後才發現跟這主管價值觀合不來,在這邊耗了兩三個月才離職,那你為何不先拋開自己會不好意思的念頭,在面試的時候就直接提問呢?」。 你有一大堆在意的事情,最後都可能導致你離職,但你卻一件也不問,甚至當對方問你前一份工作離職原因時,你又怕他對你有負面觀感,不願意說出自己離開的真正原因。 這就導致你在資訊不充足的狀況下報到了,報到後大概就是擲骰子,一切憑運氣了。其實在面試時對主管提問,除了看此人跟你的合拍程度外,還有幾個很顯著的意義,以下我依序說明。 從主管看團隊 如果你在面試時有仔細的觀察與聆聽主管的應答,你應該能獲得很多資訊,例如:這個主管是否尊重面試者、問的問題是否專業到位、回答問題是否井然有序,談到公司的制度與文化時能侃侃而談,對於你的提問不會含糊其詞或模擬兩可帶過,言行是否一致,這些都能很清楚的反應出這個人是否真誠,或戴著面具,隱瞞了些資訊不想透漏。 如果他抱持的心態跟你相同,都是希望找到合適的人,減少彼此時間的浪費,而非想隨便找個可以做事的人進來,那你可以期待他團隊中應該不會有太多濫竽充數的成員,團隊整體素質應該是可期待的。 而面試過程中,你也絕對要提專業性的問題,因為一個主管的專業水平到哪,他所帶領的團隊水平大概也相去不遠,因為一個卓越的主管,配上一個優秀的團隊很常見

【實用分享】台灣工作薪資低,想到海外工作?

文/ 鋼鐵 V 走闖人生 (圖片來源/ unsplash ) 這次到短暫泰國旅行,除了放空之外,另一個目的也是希望藉此觀察一下東南亞市場發展狀況,體會泰國曼谷文化環境、就業市場和當地薪資結構等,進一步思考國外工作的可能性。 在曼谷旅遊這幾天,有幾個淺淺小總結,想要跟大家分享一下: . 曼谷物價低廉,例如ㄧ碗湯麵約30–40泰銖,按摩價格大約400左右 . 旅遊業、服務業興盛 . 當地人慢活且樂觀,篤信佛教 . 路邊攤販衛生依舊需要加強 . 天氣熱到你會哭 . 曼谷交通塞到爆,早上7–9點和下午5–9點不要搭乘計程車 回來台灣後花了一點時間蒐集資料,還有將這幾天在曼谷所見所聞一併整理、紀錄下來,也希望分享給大家一些曼谷當地的情況。 文章內容: 《第一部分》: 曼谷所見所聞 1. 泰國經濟 & 文化 2. 就業市場 3. 薪資水平 《第二部分》:步出台灣,走向世界 1. 沒有神不神人,想看為什麼、怎麼做? 2. 除了賺到錢之外,想贏得什麼? 3. 出國前,需要思考什麼? 4. 別再想了,行動吧! (圖片來源/pixabay) 《第一部分》:曼谷所見所聞 泰國經濟 & 文化 當我抵達曼谷時候,曼谷生活步調較慢,可能是因為熱帶天氣?不過很重要的一點是,泰國是佛教國家,多數人篤信佛教,當地的居民並不排外,能接受不同種族的差別! 分析泰國市場,消費主力為中產階級小家庭以及城市消費者,前者追求功能性和生活的平衡,雖然謹記前泰皇「適足經濟」的主張,卻還是呈現衝動消費的特性。後者因工作而搬往都市,他們的生活節奏快速,購物講求便利,重視產品品質,也願意購買價格較高的品牌商品。 曼谷就業市場 之前就聽朋友說過泰國在近幾年表現不俗,又加上特殊地理位置,往北有興建中的中泰高鐵直通中國,往南可貫穿馬來半島直抵新加坡,左右則分別是柬埔寨、越南、寮國、緬甸等,可謂人流、物流、金流與資訊流的中心。 聽朋友說:「發現很多國際大品牌都在近幾年悄悄進駐曼谷」,不難發現原因,曼谷每年觀光客量留很大,品牌進駐在曼谷想必可以測試一些亞洲市場對於新產品的反應,也漸漸被當成是指標性來開發商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