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孫婕
(圖片來源/pixabay)
談過了一些職涯規劃的心得,我覺得也應該討論實戰技巧,平衡一番。接下來我想分兩篇文章以Hiring Manager 的角度跟大家分享為什麼某些履歷表沒有面試機會,以及「為什麼面試之後沒有下文」(下期待續)。
有職缺的時候,通常公司會把職務需求post 在公司自身的招聘網頁上、網路的招聘網站,同時人事部也會通知相熟的獵人頭顧問,通常人事部會先擔任第一關的資料審查,再把資料傳送給Hiring Manager。
但如果Hiring Manager 希望瀏覽所有的申請人資料,人事部也會同意。我認為Hiring Manager 第一線審查履歷表雖然必須花費較多的時間,但可以確保沒有遺珠之憾,畢竟人事部並不全然了解部門的職務需求。
最後幾年我收到的履歷表全都是soft copy,我通常把他們分成:「明顯不合適」、「不確定要不要面試」、「一定要面試」等三大類,歸類之後會再重看第二次,再做調整,確保沒有「錯失英才」。
歸入「明顯不合適」的履歷,會由人事部寫「謝函」告知應徵者。「不確定要不要面試」的履歷就是那些第一輪面試後,想再看看有沒有其他選擇的第二輪人選。這些應徵者既不會立即收到拒絕信,也不會立即收到面試通知。當有眾多第一輪面試的應徵者時,「不確定要不要面試」這類應徵者的面談機會也會相對降低。
「明顯不合適」和「不確定要不要面試」的履歷通常有下面這些特徵:
履歷與要求的資歷明顯不符
例如有些較資淺的職缺想找大學畢業、有2~3年工作經驗的應徵者,可是收到了超過10年經歷的履歷表。雖然應徵者的經驗豐富,但考慮職缺的工作內容大多是行政工作,應徵者可能會覺得「大材小用」,當然只能婉拒。
有時狀況剛好相反:要找有10年工作經驗的中階主管,結果收到只有2年工作經驗的履歷表,當然也不會有面試機會。
頻繁轉換工作
轉換工作不是問題,但如果每個工作都只做不到幾個月,而且每份工作中間還有幾個月的待業時間,這代表應徵者可能不是很穩定。如果公司的招聘程序簡單,而求職者有些特殊的專案經驗,也許仍有面試的機會。
但如果公司的招聘程序繁瑣,員工離職之後需要經過幾道程序才能再重新取得職缺、重新取得招聘許可;主管往往會擔心新人離開後可能無法(或得耗費時日時才能)重新請人。這樣的狀況下,主管可能就不願意「冒險」與這位應徵者面談。
履歷表錯別字、格式不統一、字體大小不一
有錯別字、格式與字體不統一的履歷表,會給人不夠仔細、對這份工作不是很在意的印象,當然也就失去了進入面試的機會。
如果是網路版的履歷,PDF版本上的每個連結都必須是有效的。連結到空白頁的URL效果當然會大打折扣。
履歷與職缺要求有距離
對主管來說,最理想的狀況就是找一個已經有類似工作經驗、經歷過類似的企業文化、第一天上班就可以立即上線的應徵者。
如果收到了來自相同產業、大小相仿的公司、目前擔任類似職務、或甚至就是從競爭廠商來的履歷表,一定會安排面試。
如果是找有工作經驗的轉業者,之前的工作經驗與公司當然會是關鍵因素。如果是來自同一產業但不同的工作內容,或者在那個產業只有很短的時間;或者應徵跨國企業的亞洲區職務,但應徵者只有單一國家在中小企業的工作經驗,進入面試的機會往往較低。
履歷沒有突出之處,或誇大其詞
如果是找初出校園的大學畢業生,應徵者在校的成績、課外活動經驗、之前的實習經驗、有無參加exchange program會是考慮的因素。一線大學的相關系所學生當然有先天的優勢。
大學是不是唸相關科系,倒不是決定能否進入面試的關鍵。但如果學經歷平平,曾經做過的專案、相關證照、參與的協會或社團,也沒有特別突出的地方,想要爭取面試的機會就比較小。
最重要的是具體描述自己在之前工作的成就,例如「業績在一年內成長25%」就比「大幅提高公司業績」這樣的描述具體而吸引人。
或者有些應徵者已經有數年工作經驗,或許已經轉換了幾家公司,但職務與工作內容大同小異,沒有升遷,這代表應徵者工作能力平平。當應徵人數眾多的時候,這樣的履歷被面試的機會也比較低。
故意誇大職稱,名實不符也是看得出來的。例如只有兩年工作經驗,卻把自己寫成跨國企業的部門經理,但並沒有特殊的專案表現,就容易引人疑竇,面試機會當然不高。
沒有工作簽證(海外工作)
對於手邊沒有在地工作許可、需要公司幫忙申請工作簽證的求職者,如果申請的是中小企業的職位,這可能是你沒有收到面試通知的主要原因。
為外國人辦理第一次工作簽證需要許多文件,往往會讓中小企業卻步。這的確是非戰之罪,但這也是職場的現實面。
結語:「多勞多得」是王道
在履歷表上下功夫的人,被邀請參加面試的機率一定比較高。這些功夫包括:
- 為申請的職位量身定制而寫的履歷 ——加入工作職能要求的key words。當人事部負責第一線審查履歷表、而他們對某職缺不是特別清楚的時候,對他們來說最省事的辦法就是看履歷表裡是不是有相關的keywords(例如某些證照、學歷證書、電腦軟體技能等等)。
- 就算覺得為了某個職位量身定制寫履歷太費工夫,至少可以依據希望轉職的工作,將履歷改寫為幾大類。舉例來說申請行銷企劃的和申請業務銷售的工作要求是不一樣的,必須在履歷表上強調的技能也不同;這兩類的工作就需要不同的履歷表。
- 詳細閱讀想應徵工作的職務要求,在求職信(cover letter)上強調自己符合職務要求的所在。
- 寫電郵跟進已經投遞履歷、但沒有回音的求職機會。這封電郵等於是給自己的第二次機會,讓對方再次查閱你的履歷,決定是否請你來面試。(當然,如果你的履歷不符合需求,很快就會受到拒絕信,也不再需要繼續在這個工作機會花時間。)
留言
張貼留言